2022年2月15日星期二

五大福報,為自己及後代盡量做吧!

 

俗語有雲:“萬事勸人休瞞昧,舉頭三尺有神明”,它的意思是勸我們不要隱瞞騙,做什麼事都要光明磊落,因為每個人的頭上三尺都有神明在看著呢。

身處人世間,人們似乎都想獲得福報,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,生活能夠一帆風順。道教認為,多做善事,必定會有福報;而做惡事的人則會有損陰德,甚至會禍及後人。《太上感應篇》有雲:“一日有三善,三年天必降之福。凶人語惡、視惡、行惡,一日有三惡,三年天必降之禍,胡不勉而行之。”

什麼是陰德

“凡為善而人知之,則為陽善;為善而人不知,則為陰德。”簡單來說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,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,就叫陰德,這樣得的福報才大。像古代的“憐蛾不點燈,為鼠常留飯”以及築橋鋪路、鑿井引水等等都屬於廣積陰德。

呂洞賓祖師在《呂祖全書》中寫道:“為善事者,必享福報;積陰德者,子孫榮昌。不殄天物,不肆盜淫,不毀正教,善事也。救死扶傷,急人患難,無縱隱,賊陰德也。不作善事,不積陰德,則惡道無所不入矣!”道教認為,廣積陰德的人往往會有五大福報,看看你有幾個?

福報一:長壽,長壽自古以來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,人們常用“福如東海,壽比南山” 來祝福家中老者長命百歲。上至帝王、下到百姓都不能免俗,秦始皇、漢武帝、宋徽宗等等封建帝王都沉迷於煉丹修道,希望可以煉制出長生不老的仙藥,以此來統禦千秋萬代。

道教是一個追求今生的宗教,修道者通過各種修行方式來實現長生久視、得道成仙,這與渴望長壽的世人想法相契合。

在道教的神仙信仰裏,有很多神仙被認為是長壽的象征,如女仙之首西王母、四禦之南極長生大帝、麻姑等等。另外道教的神仙信仰裏還有福祿壽三星,即福星、祿星、壽星,他們也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三位神仙,象征著幸福、吉祥和長壽。

道教勸善書籍《太上感應篇》寫道:“欲求天仙者,當立一千三百善;欲求地仙者,當立三百善。”想要成為天仙,就需要完成一千三百件善事;想要成為地仙,需要完成三百件善事。同時它也從另一個角度來告訴世人,做了善事積累了福報,即便是不能成仙,同樣也會為長生久視打下了基礎。

福報二:富貴,“富貴”二字的解釋為“富,富裕,富有;貴,顯貴,貴氣,地位高;舊指有錢財、有地位,現指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。”相信世俗中的每個人對於“富貴”二字都不能免俗,人人都想既富裕又有地位。通過努力取得的富貴會得到人們的尊重,假如能夠樂善好施,那麼更是可以獲得無上的福報。

《玄壇趙大元帥財神真經》中,財神趙公明元帥說道:“若有眾生,或因前因而富,或以今修而富,或享其祖先之成。若能一心向善,憂天下之憂,濟人利物,我即勅命東路財神青金使者……以時在寶庫之中輸送財寶,使其財恒充足,流傳後代常為富有之人。”

同時道教還有“承負”的善惡報應之說,承負的意思是前輩行善,今人得福;今人行惡,後輩受禍。如果能多做善事,不但自己會獲得福報,同時還可以讓自己的後世子孫得到無上的富貴。對於道教來說,今生的富貴也是祖上通過積德行善得來的。

福報三:身體康健,內心安寧,道教徒在日誦功課時,會虔誠發心祈願十二件功德事,即“十二願”,這也是修行、度人的具體表征。其中第六願為“願福壽康寧。“康寧”就是身體康健,內心安寧。

一個人雖然長壽,但是他心不安寧,這樣也不能算是一種福報,只有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福報。《清靜經》有雲“人能常清靜,天地悉皆歸。”道教認為,人心的煩惱和不安定主要來自於外界的貪欲之心過度,從而產生煩惱與焦慮,產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。白龍王開示能夠處事不驚,不以物喜不以己悲,平和以對事,才能真正康寧。

福報四:攸好德,攸好德即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。一個人如果健康長壽且富貴有餘,但是他沒有一個好的德行,這也不能算是一種福報。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作為立教之本,其中的核心信仰即是“道”,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原動力,造化之根,道真常永恒、無生無滅,無時不在,無處不有,長存於天地間。

同時還有另一個核心思想,即“德”,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,修道要以“德”為基礎。日常生活中應當不斷的積累功德,這樣才會有良好的德行,這也是得道成仙的基石。

福報五:多子孫,周易有雲: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,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。”積德行善的人家,必然有多的吉慶;作惡的人家,則必多禍殃。司馬光也在家訓裏說道:“積金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守。積書以遺子孫,子孫未必能讀。

“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,以為子孫長久之計”,意思是:金銀財寶留給子孫,他們未必能守住;把書給他們,他們也未必能讀。不如多多積累陰德,這樣子孫才能延綿不絕,獲得祖上的護佑。道教的“天道有循環,善惡有承負”思想也在告訴我們,只有積累陰德,才能福蔭子孫、造福後代。

 

菲律賓道場:0063-917-8534408

廈門道場:0592-5021408或wx: 13905083408

 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